红颜悴之幼帝不是幼弟拉拢小说完本推荐
-
红颜悴之幼帝不是幼弟拉拢完本全文阅读
点击红色文字阅读更多内容
精彩阅读:
第二日他一下朝,我就在书房等他,他进来与我说,
“今日那几个老贼对朕好了许多,不再给朕当朝难堪了。”
嘴上是庆幸的话,小皇帝脸上却没有什么高兴的神色。
“皇上还是不想被人牵制住手脚,任由他们左右吧?”
他看着我,长叹了口气,点了点头。
“终归不是长久之计,臣子的权势不应该盖过君王。”
“皇上可有想法,培养自己的近臣?”
小皇帝冲我一笑,“清栀有办法?”
“昨日寿辰,奴婢瞧那殿中人,多半都是趋炎附势之辈,对几位权臣格外信服,反倒是有几位的武将,对定国公等人只是客气,并没有多么热切,想必是有自己的打算,并未想参与其中。”
“我朝文臣与武将之间皆是彼此排挤,且那几位武将大多都长年驻扎在军营里,与这些权臣来往也不多,这些年边境太平,武将虽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,也都安居一隅,手握兵权,不想掺和到朝中纷争吧。”,小皇帝思索一下,答到。
我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,“皇上不如先依着亲疏远近,笼络几位武将,再逐渐收回人心。日后也好有所防备,以防万一。”
他思索一番,说到:
“清栀所言极是,前些日子定国公咄咄逼人,弄的朕焦头烂额无暇思索此事,正巧这几日万寿节武将也一一回京祝寿,正是个好机会。”
我依着昨日的记忆,便说:“娴太妃的妹婿宁小将军,皇上的母舅镇北侯,皇上当多留意一下。奴婢对前朝事不太了解,只能想到这里,其他的还得皇上自己思虑。”
他看着我点点头,眼里都是温柔。
“谢谢你,清栀,你能为朕想这么多。”
突然有人求见,皇上理了理衣襟,正坐道:“进来吧。”
那人进来行了个礼,然后把一本礼单呈上来,
“皇上,这是给高府小姐下聘的单子,后面还有刘许二府的,您看有没有什么要加的东西或是特别嘱咐的?”
皇上明显有些不开心,“事事都来问朕要你们有什么用?自己看着办吧。”
他挥了挥手,我把刚呈上的东西原分不动的还给那人,看他退下。
心里竟有种酸涩之感,嘴里却开始说反话。
“几位小姐貌若天仙,等皇上入宫了自然会喜欢的。”
他眼神里竟有一丝落寞,“朕以为你是在乎朕的,怎么,朕娶妃子你不在意吗?”
在意又能如何,我能拦得住吗?我一个小小宫女,日后你若是宠幸他人,我还得站在门口准备给你们洗漱,突然想到这里,我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。
“奴婢在意又如何,皇上是君王,三妻四妾奴婢有什么办法?”,语气中不禁带了些埋怨。
“当然有办法,朕未来的皇后如果不喜欢的话,就都给他们赶出去。”
他突然起身抱住我,脑袋在我肩膀上窝着。
“不喜欢那些花枝招展的女人,个个都不怀好意,他们只在乎他们的权和势,有几个能像清栀这样事事替朕考虑?”
小皇上声音轻轻的,在我耳畔呢喃,像是撒娇,大概只有在我面前,才会有这般孩子气的一面。
“清栀,阿榆喜欢你,阿榆只想好好保护你。”
我也忍不住哽咽,原本以为是相伴多年的牵挂,却不知在日复一日的相互照顾中,早已生出了别的情愫,生根发芽。
“我也喜欢你。”
他突然惊的弹起来,眼里似是不可置信和满载了的喜悦。
“你说什么?”
我盯着他琥珀色明亮的眸子,一字一句说到:
“我喜欢你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
陪他用过晚膳,他把我拉到内殿,神神秘秘的。
小皇帝从隔间取出来两套短衣,叫我换上。
“这是干什么去?”,我疑惑到。
“陪朕出宫一趟,快。”
他倒是挺快,三五下就把身上龙袍脱了,把衣服套了起来。
我一时有些为难,他在我不好意思换。
“清栀?怎么不换啊?”
我只***着头皮道:“皇上,能不能转过身去,奴婢……会害羞的。”
他好像突然意识到,匆匆嗯了一声就转过去了。
虽是背对着我,我却能看到他耳朵都红了,看来小皇帝这是害羞了?
我赶忙趁他转过去换好衣服,
“皇上,奴婢好了。”
他转过来看着一身男装短打的我,一副被惊艳到又满意的样子。
“清栀这样俊俏,怕是别家姑娘看了都要痴心错付了。”,他调笑到。
“皇上别贫嘴了,快走吧。”
他笑盈盈的拉着我的手,从内殿暗道往外走。
“这是阖宫唯一的密道,能通到宫外,只有历代的帝王才知道。”
暗道里只有他手里的火匣子有光,他就这么牵着我的手,随着眼前的些许光亮,一直往前。
出了密道,居然是宫门外的一片竹林,走出一会,便有马车候着。
我与他上了车,他帮我拍了拍肩膀上的灰尘。
“皇上,这是要去哪?”
“我想过了你早晨说的话,所以我们现在,去镇北侯府,见我舅舅。”
马车行了一会便停下了,皇上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玉,递给车夫,前去通禀。
我轻挑起帘子,隔着缝隙看到镇北侯府上的烫金大字,府邸大气端庄,一眼就能看出与众不同的豪迈,门口戍卫的也不是普通的家仆,明显是兵丁。
“公子,侯爷有请。”
为了低调行事,我与皇上并未下车,从侧门入了候府。
府中十分安静,并无人声,我倒是有些疑惑,这偌大的候府是不是有些冷清。
“候府只有镇北侯和候夫人,表兄在边关,其余几位表小姐都已出嫁。”
皇上看出了我的疑惑,答到。
“镇北侯府也只有母后和舅舅是嫡出,自外公去后,这里他也不长住,冷清是正常的。”
马车停在正厅,我先下车,扶皇上出来。镇北侯与候夫人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,
“臣恭迎圣驾。”
皇上赶忙前去扶起,“舅舅舅母多礼了。”
几人入厅一番寒暄后,候夫人就告退了。
镇北侯正色道:“臣这几日一直在恭候大驾,皇上果然是来了。”
皇上微笑,“想必舅舅是明白朕的来意了。”
镇北侯点点头,“皇上刚登基,想必也对朝中局势不太了解,之前没有什么大的动静,臣等只好静观其变。”
“舅舅也知道,朕现在夹在权臣之中,难处诸多,朕借着封妃一事得以***,若能得舅舅助力,只怕假以时日,便能改变时局。”
“皇上有需要臣的地方,臣定当竭尽全力。皇上,之前之所以没有人投效于您,是因为许多人在观望,想知道您是不是一个值得他们用身家性命扶持的君主。”
皇上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,镇北侯接着说:
“皇上若想巩固皇权,还需自身强硬,若您是平庸之主,有志之士怕是也将依附权贵,而非为您效力。
臣这几日留京,便是等您,您若前来,臣定当做您的肱骨,您若不来,臣也只能安守本分,静观其变了。”
“舅舅,朕明白了。”
皇上一个长揖,镇北侯侧身躲开,眼里赏识之色溢于言表。
二人一番交谈过后,侯爷将皇上送至门口,夜已深,便与侯爷候夫人告辞,原路返回。
——————
“侯爷,这位怎么样?”候夫人望着远去的车马问到。
“看来会是个明君,姐姐在天之灵也可以放心了。”
侯爷看了看身后偌大的宅子,当年姐姐大婚,候府张灯结彩,红妆十里,仿佛犹在眼前。